互聯網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網購改變了人們的消費習慣,這幾年雙十一、雙十二活動是年年刷新往年的數據。特別是對于電商行業來說,雙十一、雙十二是一個意義非凡的日子,這個日子也是賣家提高營業額的重要日子,也是一個極具標志性的時間節點。
為此,郁南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向電商平臺經營者及平臺內商家容易遇到的知識產權問題及如何預防知識產權侵權,給商家提供一些指導意見。
一、大促期間商家容易遇到的知識產權問題如何預防知識產權侵權
(一)淘寶知識產權侵權介紹
1.商標侵權
商標是用以區別商品和服務不同來源的商業性標志,由文字、圖形、字母、數字、三維標志、顏色組合或者上述要素的組合構成。淘寶里的商標侵權一般為出售假冒商品和不正當使用商標。
A. 出售假冒商品
未生產:指商家出售品牌方并沒有生產過的產品,比如海信從來沒有生產過VCD,但淘寶上卻有人在賣。淘寶對此類行為的處罰是比較重的,達到一定銷量后甚至會構成刑事責任。
真假貨對比:權利人對產品進行對比,得出某商家出售的商品為假冒商品。
購買鑒定:指權利人購買非權利人的產品,進行鑒定后得出非權利人的產品是假冒品的一個過程。淘寶對此類行為的處罰也是非常重的。
信息明顯侵權:比如標題里包含“仿品”的商品就屬于信息明顯侵權的。
行政處罰、司法判決:通過行政處罰、司法判決等形式確定為出售假冒商品的行為。
B. 不正當使用商標
比如將品牌商標作為店鋪首頁的LOGO展示出來,就屬于不正當使用商標。
這里給大家分享一個侵權案例。早前,鄂爾多斯起訴了河北清河縣的一家羊絨制品公司,因為清河縣的這家公司在它的羊絨線上標識了“鄂爾多斯”和英文“ERDOS”商標,雖然鄂爾多斯羊絨衫和清河縣公司羊絨線的產品類別不同,但法院依舊判定兩者為近似商品,進而認定了清河縣公司的商標侵權行為。這個案例對我們的品牌風險防控和運營新品牌都是有幫助的,大家也可以再去細看一下。
2.著作權侵權
著作權侵權又稱版權侵權,是指未經著作權人同意,又無法律上的依據,使用他人作品或行使著作權人專有權的行為,以及其他法律規定的損害著作權人合法權益的行為。
盜版:指盜版軟件、音像制品、書籍、視程盜版等等。
未經著作權人許可擅自在店鋪或寶貝詳情中使用(包括二次編輯)他人的原創性圖片、視頻、文字:比如某賣家在他的寶貝詳情頁上放上了某化妝品旗艦店的圖片,雖然進行了一些文字內容上的二次編輯,依舊屬于著作權侵權行為。所以我們的圖片、文字、視頻都要原創或是經過一些合法授權才能放到店鋪里。
未經授權使用美術作品、動畫形象及衍生作品:比如未經許可就在兒童書包上放上喜洋洋等卡通人物的動畫形象。
3.專利權侵權
專利權侵權指未經專利權人許可,以生產經營為目的,實施了依法受保護的有效專利的違法行為。
外觀設計專利:與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比較是從一個整體視覺效果上以一般消費者眼光進行對比,相同或近似則構成侵權。局部的、細微的、不易看到的部位、尺寸、材質的、內部結構的不同并不能作為與外觀專利產品不相同或者不相似的理由。
發明/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特征點全面覆蓋。
4.其他侵權類型
以代理等名義虛假宣傳銷售,使消費者誤以為其與權利人或廠家有授權關系:暗示或明示消費者店鋪與廠家有授權關系。
肖像權侵權:店鋪中隨意使用別人的肖像進行宣傳(尤其是明星)。
其他不正當競爭行為:比如惡意詆毀競爭對手等行為。
刮碼:這一侵權行為可以用以下案例來說明。為管控貨品渠道及低價竄貨等行為,某品牌商品在防偽標簽上打印了物流編碼和代理編碼。商家為了躲避管控,進行刮碼處理,并告知買家,刮碼后商品將不能查詢真偽及參加積分等,提醒買家介意慎拍。但在淘寶,這種刮碼行為其實也屬于侵權。
(二)申訴流程和途徑
如果商家不小心被投訴了,收到了侵權通知,那么被投訴方就需要在3個工作日內完成申訴憑證的提交,超時將默認會員放棄申訴機會??鄯趾蟊煌对V方擁有第二次申訴的機會,若二次申訴提交后權利人未在規定時間內及時響應,默認小二處理。投訴方響應時長同樣為3個工作日,小二對于憑證處理時間為3-5個工作日。
(三)如何預防侵權
(1)未經授權不要使用他人商標標識(LOGO),包括截取LOGO的一部分拿來使用也是侵權。另外,把這些商標名稱作為店鋪的關鍵詞同樣是不被允許的。
(2)未經授權不要在ID或店鋪名稱中使用他人注冊商標或企業名稱。
(3)未經授權不要在店鋪或寶貝詳情中使用他人原創的文字、圖片、視頻等內容,也不要對他人圖片、視頻進行剪輯、拷貝等二次編輯。
(4)謹慎進貨,保證貨源合法正規。審查供貨方資質,務必留存正規進貨憑證(發票)。
(5)確保文字、圖片、視頻等內容的原創性。如果需要用到非原創的素材,必須通過正規渠道得到權利方的授權。
(6)收到投訴應當積極配合淘寶,提出反證,在規定時間內出具專業的申訴材料及證據。
(四)虛假宣傳
1.新《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中的相關規定
廣告以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容欺騙、誤導消費者的,構成虛假廣告。
廣告中不得使用絕對化用語。廣告絕對化用語,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九條第三項規定的情形,包括“國家級”“最高級”“最佳”以及與其含義相同或者近似的其他用語。
《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十七條 除醫療、藥品、醫療器械廣告外,禁止其他任何廣告涉及疾病治療功能,并不得使用醫療用語或者易使推銷的商品與藥品、醫療器械相混淆的用語。
大家可以自行查看新《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
如何理解廣告中的絕對化用語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廣告中使用絕對化用語未指向商品經營者所推銷的商品,不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關于絕對化用語的規定:
(一)僅表明商品經營者的服務態度或者經營理念、企業文化、主觀愿望的;
(二)僅表達商品經營者目標追求的;
(三)絕對化用語指向的內容,與廣告中推銷的商品性能、質量無直接關聯,且不會對消費者產生誤導的其他情形。
另外,不是所有帶有“最”字的都屬于絕對化用語。“最愛的人”、“最超值”、“最佳新人”等都不屬于禁用詞。拿“最超值”來舉例,商品是否超值,是消費者對商品價格、外觀、性能、品牌形象等各方面因素的主觀性綜合評價,無客觀評定標準,且因人而異,因此不屬于絕對化用語。
2.淘寶規則中的相關規定(第五十九條:濫發信息)
信息與實際不符:夸大、過度或虛假承諾商品效果及程度
(1)出現全網“最高、最低、最優、最熱”等最高級的夸大描述;
(2)對商品的實際使用效果進行不符的宣傳,如:商品實際沒有功效但商品發布時描述了很多功效,或商品有功效但商品發布時夸大過度地描述了商品功效的內容和范圍;
(3)其他夸大宣傳的描述(絕對化、引人誤解等描述)。
3.美妝行業虛假宣傳的誤區
根據《化妝品標識管理規定》《化妝品命名規定》《化妝品命名指南》等文件要求,化妝品宣稱用語應根據其語言環境來確定,禁止表達的詞意或使用的詞語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詞語:
(1)絕對化詞意。如速效、超強、全方位、特級、換膚、去除皺紋等。
(2)虛假性詞意。如只添加部分天然產物成分的化妝品,但宣稱產品“純天然”的,屬虛假性詞意。
(3)夸大性詞意。如“專業”可適用于在專業店或經專業培訓人員使用的染發類、燙發類、指(趾)甲類等產品,但用于其他產品則屬夸大性詞意。
(4)醫療術語、明示或暗示醫療作用和效果的詞語。如處方、藥用、治療、解毒、抗敏、除菌、無斑、祛疤、生發、溶脂、瘦身及各類皮膚病名稱、各種疾病名稱等。
(5)醫學名人的姓名。如扁鵲、華佗、張仲景、李時珍等。
(6)已經批準的藥品名。如膚螨靈等。
(7)與產品的特性沒有關聯,消費者不易理解的詞意。如解碼、數碼、智能、紅外線等。
(8)庸俗性詞意。如“裸”用于“裸體”時屬庸俗性詞意,不得使用;用于“裸妝”(如彩妝化妝品)時可以使用。
(9)封建迷信詞意。如鬼、妖精、卦、邪、魂。又如“神”用于“神靈”時屬封建迷信詞意;用于“怡神”(如芳香化妝品)時可以使用。
(10)超范圍宣稱產品用途的用語。如特殊用途化妝品宣稱不得超出《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及其實施細則規定的特殊用途化妝品含義的解釋。非特殊用途化妝品不得宣稱特殊用途化妝品作用。
二、商家促銷活動中極易觸碰違規違法的幾個重要點
(一)網店促銷短信
在促銷活動中,有些商家會向會員買家發送促銷短信以提高銷量或維護客戶群體。然而,如果消費者退訂,商家仍然繼續發送營銷短信,這已經侵犯了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
(二)有獎銷售活動
店鋪在促銷時可能會采用有獎銷售活動,但如果存在謊稱有獎或故意讓內定人員中獎的欺騙方式,或者利用有獎銷售手段推銷質次價高的商品,或者抽獎式的有獎銷售,最高獎的金額超過五元,這些都是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行為。
(三)網店肖像權侵權
某個明星因為某事件、某衣著等會被瞬間發大傳播,又是店鋪運營中需要某種噱頭,此時很可能會選擇熱門的信息。在頁面中大量使用明星的采訪照、街牌照甚至出丑照等作為宣傳,如果沒有經過明星本人的同意,可能會構成肖像權侵權。還有另一種情況:就是對照片進行了重新編輯,這可能會涉及同時侵犯著作權和侵犯肖像權。
(四)價格欺詐
價格欺詐,是指經營者利用虛假或者使人誤解的價格條件,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的行為。
常有商家反映說遭到了職業投訴人的投訴,尤其是在活動之后這種投訴行為更為常見。這些職業投訴人擁有專業的證據保全,光盤、交易快照、訂單詳情、商品照片、快遞單、參考資料一應俱全,邏輯十分嚴密。拿到這些資料后投訴人就可能會將商家告到當地市場監督管理局,然后聯系你,希望能私了(也就是私下的金錢交易)。一般我們都建議商家不要隨意選擇私下和解,因為私了這樣的方式并不能杜絕職業投訴人的投訴行為,很有可能商家這次私下和解了,下一次投訴人換一個團隊,依舊來投訴你。
為了防止這樣的職業投訴人投訴,建議我們商家做活動一定要有頭有尾,不只在活動前期、活動進行時做好各方面的準備,在活動結束之后也要及時更新商品價格等信息。
以上就是關于雙十一、雙十二期間商家如何避免知識產權風險的相關知識,建議電商平臺經營者及平臺內商家在雙十一、雙十二大促前一定認真研讀一下,避免在雙十一、雙十二期間出現這種問題。
溫馨提示:素材來自網絡,版權歸屬于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