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屆市紀委二次全會對全市紀檢監察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指明了方向,郁南縣紀檢監察機關如何貫徹好、落實好市紀委全會要求,勇擔使命、接續奮斗,堅定信心、實干篤行,為我市打造粵北生態發展新高地、建設高質量發展的美麗云浮作出郁南新貢獻,彰顯郁南新擔當,主要從以下五方面著力:
一、持續推進政治監督。要強化政治紀律政治規矩的監督,把監督融入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緊盯園區經濟、鎮域經濟、資源經濟中重大項目建設、重大資金申報等關鍵環節,跟進監督、精準監督,確保執行不偏向、不變通、不走樣。同時,要從新一屆縣委領導班子嚴起抓起,加強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的監督。嚴格執行上級紀委書記與下級黨委(黨組)書記談話制度。強化同級監督,指導鎮級紀委書記加強對交流任職的縣管干部教育提醒監督。要總結換屆紀律風氣監督經驗,嚴肅認真、細致規范做好黨風廉政意見回復工作。
二、持續糾“四風”樹新風。要開展黨政機關、事業單位主責主業工作項目違規外包問題專項治理。緊盯損害黨的形象、群眾反映強烈的享樂主義、奢靡之風的突出問題。深入開展違規出入“地下飯堂”、損害營商環境問題等專項整治,堅決防止反彈回潮、隱形變異。要從嚴查處年輕干部違反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問題,堅決清除各種人情往來背后的利益勾兌、團團伙伙。要積極推進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落地,強化對黨中央惠民利民、安民富民各項政策落實情況的監督。鞏固深化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和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成果,推動“打傘破網”常態化。全力配合市紀委提醒新任職市管干部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引導黨員干部自覺傳承桂圩龍崗、河口康家大屋等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引導黨員領導干部嚴格家風家教,以優良黨風帶動政風、引領社風民風。
三、持續一體推進“三不”。要緊盯政策支持力度大、投資密集、資源集中的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嚴肅查處基礎設施建設、土地出讓、房地產開發、工程招投標、公共資源交易尤其是集體建設用地等方面腐敗問題,嚴肅查處官商勾結、官商一體等腐敗問題。要落實“三個區分開來”,為受到不實舉報的干部澄清正名。要強化信訪舉報綜合分析,系統研判政治生態。認真總結“大案帶小案、挖掘案中案”的有效做法,提高查辦案件聯動效應。要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深化同級同類警示教育,組織開展嚴重違紀違法典型案例庭審現場旁聽,開展集中警示教育。從嚴從實加強年輕干部的教育管理監督,引導年輕干部扣好廉潔從政的“第一粒扣子”。辦好全縣紀律教育學習月活動和領導干部黨章黨規黨紀教育培訓班,用好大王山、蘭寨家風展示館等本土資源培育廉潔文化,從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黨性覺悟。
四、持續堅持改革創新。要做實巡察“后半篇文章”,聚焦“兩個維護”根本任務,科學制定十四屆縣委巡察工作五年規劃,緊盯“一把手”和領導班子,重點檢查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及省委、市委、縣委工作部署等情況,配合抓好涉糧問題專項巡察整改,推動解決糧食購銷領域系統性突出問題。要深化拓展“巡紀貫通”“巡審結合”等工作模式和經驗,持續完善選調優秀干部和新提拔科級干部參與巡察工作機制。進一步加強對下級紀委、派出機關對派駐機構的領導。深化“四項監督”統籌銜接,優化“室組”聯動監督、“室組鎮”聯合辦案。
五、持續加強隊伍建設。要加強縣紀委常委會自身建設,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學習制度。常態化開展“以案代訓”,促進優秀年輕干部脫穎而出。要堅決防止“燈下黑”,常態化開展警示教育。加強紀檢監察干部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健全完善紀檢監察干部廉政檔案,以鐵一般的紀律作風鍛造紀檢監察鐵軍,努力為我縣“創建生態產品供給地、綠色經濟示范地”,打造更高質量更高水平的“生態之都、宜居之城”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