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基于有效情境下的以問題為導向的任務型課堂教學理念,提升高三備考的實效性,9月21日下午,云浮市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林健同志、歷史教研員高飛同志、數學教研員胡明輝同志、縣教師發展中心教研室副主任何永東同志及其他相應學科教研員蒞臨我校開展2022~2023學年第一學期高三畢業班教學視導工作,我校黨總支書記、校長彭燕飛,副校長梁品輝,教務處主任王賢杰,副主任練杰庭,高三級主任黃廣行,各學科科組長、備課組長及高中全體教師參加了本次活動。本次教學視導分三個部分展開:
在本次教研活動中,我校高三級語文備課組長楊成波老師運用生活中的“徽標”這一情境導入,開啟了《圖文轉換——徽標解讀》的課堂教學,在教學中凸顯立德樹人,立足高考備考,聚焦素養提升,落實徽標解讀的答題步驟與具體方法。在授課過程中,楊老師用他風趣幽默的語言來化解課堂突發狀況,通過反向思維,讓學生來設計徽標,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徽標類題型的解題思路,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數學青年教師孔敏琦的《數列求和》一課,設計的任務清楚明了,選擇的題目有難有易、剛柔并濟,讓學生能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展示思考成果,體驗到成功的樂趣。整節課很好地落實了基于有效情境下的以問題為導向的任務型課堂教學,運用數學情境解決數學問題。
英語組謝金蓮老師上了一節《定語從句》的復習課。這是一節基于創設有效情景下的以問題為導向的任務型課堂教學。該課堂教學圍繞定語從句在高考中的考點、要點和易錯點進行復習和訓練,最后通過知識的遷移來落實學生對定語從句的應用。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小組討論、比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訓練形式的多樣性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使學生全身心融入課堂中,課堂教學效果顯著。
歷史蔡熾英老師的《改革開放以來的巨大成就》一課,秉持“立德樹人,服務選才”的教學宗旨,運用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式,發揮情境式的教學手段,教學設計貼近學生學情,教學過程緊湊而生動,既有利于學生鞏固基礎知識,又提升了學生的歷史學科素養。
教而不研則淺,研而不教則空。在展示課結束后,評課活動立即開展。
語文組楊成波老師首先談了自己的設計思路,其他語文老師暢所欲言,既充分肯定了楊教師的優點和長處,同時也有針對性地指出在授課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并給予中肯的建議。最后,縣教研室李超順老師做了總結,指出楊老師的導學案設計較好,要點安排由淺入深,符合學生認知水平。同時他也對今后的教學提出了建議,要在徽標常見表現手法上進行深化,并加強后續練習與指導。
數學組老師主要從備課、授課方法、教學內容及學生學習的狀態等方面對孔敏琦老師這堂課進行了點評,市教研室胡明輝老師有關《近幾年高考的命題規律》之函數的凹凸性做了講座。
市教研室副主任林健老師就近兩年外語高考的命題方向進行了分析說明,結合我市今年的外語成績作圖表分析。針對我校的情況給予高考備考的建議,并對我校外語科組的復習計劃及集體備課成效給予肯定。
市教研員高飛老師和縣發展中心教研員鄭志偉老師與聽課教師對2023屆高考歷史學科的備考進行廣泛而有深度的探討,為我校備戰2023年高考提供了建設性的建議,讓歷史學科組備受啟發。
各學科聽、評課活動結束后,市教研員根據視導的情況分別進行了反饋,充分肯定了我校備考工作所取得的成績,認為教學設計結合了學生實際,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落實基于有效情境下的以問題為導向的任務型課堂教學。
同時,專家們對教學視導中發現的問題和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許多寶貴意見和建議。其中,市教研室副主任林健老師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1.繼續加強集體備課力度;2.注意導學案的語言表述要規范;3.知識遷移部分要在語句、語篇中體現;4.復習叢書要吃透,并進行二次重組,抓住重點突破;5.加強學習《高考評價體系》,把好意識形態關;6.中層生輔導措施需再細化。
我校黨總支書記、校長彭燕飛作總結講話,她表示非常感謝市教研員對我校教學工作的專業指導,通過本次教學視導,我校有信心不斷改進工作方法,進一步優化工作措施,強化集體備課,腳踏實地,精益求精,奮力奪取2023年高考新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