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至24日,第37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在湖北省武漢市舉辦。來自云浮市郁南縣蔡朝焜紀念中學學生張海鄭的作品《自制航模遙控距離增強裝置》(指導老師:謝文英、陸向、劉穎),繼在第38屆廣東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榮獲一等獎和華南理工百步梯創新獎后,在第37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載譽歸來,喜獲三等獎。此次獲獎實現了云浮市在全國青創賽的歷史性突破。
據了解,本屆大賽由中國科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以“創新責任 誠信 合作”為主題,邀請120多位院士、專家與參賽學生進行“一對一”指導交流,傳授科學方法,傳遞科學精神。來自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港澳臺地區的近800名青少年學生和科技輔導員,以及來自全球13個國家的50多名代表參加競賽活動。在為期4天的競賽中,參賽選手將角逐中國科協主席獎和大賽一、二、三等獎,以及由22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基金會、高技術企業、國際組織設立的大賽專項獎。廣東共有33個項目參加第37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分別獲得中國科協主席獎、十佳科技輔導員、一等獎7項、二等獎15項、三等獎8項、專項獎13項等殊榮。
張海鄭是一名航模愛好者,其參賽作品《自制航模遙控距離增強裝置》的創作背景來自日常航模操作。如果在遙控或者圖傳信號不好的時候,穿越機飛手不能及時接收到穿越機的信號并對無人機發送相應的控制信號時或者信號丟失時,常常會導致無人機在空中高速撞向地面或者其他障礙物,發生墜毀、丟失等情況。“作品的原理主要就是通過改變它的發射功率,讓它的發射功率更大,達到一個更大的覆蓋半徑,以達到增強它的覆蓋面積,提供一個更好的控制環境的效果,還有就是通過外引它的一個串口,使得它作為修復其他硬件工具的時候可以變得更加方便。”張海鄭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