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發展需綠意,環境優美為底色。今年以來,大灣鎮聚焦黨建引領綠美鄉村建設,以“聚”發力,以“美”筑基,以“聯”增效,持續推動鄉村綠化工作向縱深推進,實現鄉村增“綠”、環境提“質”、群眾享“美”,繪就了一幅生態宜居、產村融合的綠美新畫卷。
“聚”字發力,激活資源要素“強磁場”。大灣鎮持續做好“聚”的文章,通過匯聚鄉賢力量、引導企業參與、整合社會組織資源,推動人才、資金、技術向基層下沉,構建起鄉村綠化多元共治格局。聚多方聯動合力。堅持黨建引領,通過黨員大會、鄉賢座談會等開展宣傳動員56場次,帶動3700多名黨員群眾認種認養苗木2780株、捐贈綠化資金36萬元。依托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和駐村第一書記紐帶作用,聯動縣直部門、企事業單位共籌措綠化資金6.3萬元。充分發揮大兵團作戰優勢,組織機關黨員干部集中開展植樹添綠、苗木管護、環境美化等專項行動65場次,實現“黨群共治、社會共建”的鄉村綠化格局。聚人才技術支撐。堅持“培訓為先、技能為本”,圍繞“哪里種、怎么種、種什么”,累計集中“兩委”干部、黨員群眾代表等開展培訓4場次,覆蓋220人次,全面提升鎮村干部在規劃選點、樹種搭配、科學管護等方面的專業能力,確保綠化工作科學高效推進。聚責任體系保障。出臺《鎮村干部包抓鄉村綠化工作機制》文件,明確130余名鎮村干部“包種、包管、包養、包聯”四項職責,建立規劃設計、種植養護、宣傳引導全鏈條責任體系。截至目前,全鎮參與植綠活動超9700人次,共種植胸徑3cm以上黃花風鈴、金煌芒等近1.5萬株,成功打造巾幗林、喜事林等9個,建設提升農村生態小板塊27個,鄉村“顏值”不斷提升,生態底色更加鮮明。
(大灣鎮黨員、互助工作隊隊員、鄉賢群眾等參與義務植樹活動)
“美”字筑基,繪就和美鄉村“實景圖”。按照“以綠為基、由綠及美、綠美創效”的整體工作思路,注重可持續發展理念,讓鄉村綠化既留得住鄉愁,又經得起時間考驗。突出景觀視覺“美”。鼓勵各村在道路沿線、山體邊坡、村莊周邊廣泛栽植觀賞花木,精心打造“一路一景、四季有花”的生態景觀道。如榃葛村黨員干部示范帶頭在村道兩旁栽種黃花風鈴木,引領互助工作隊隊員在樹木間套種水仙花,形成“黨員帶頭干、群眾跟著上”的生動局面,共同打造錯落有致的美麗鄉村道路。今年以來,大灣鎮已種植紫花風鈴木、細葉紫薇等觀賞喬木8485株,初步形成“車行景移、步移景異”的綠化景觀效果。強調人居體驗“美”。通過推動鄉村綠化與民生改善深度融合,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綠色福祉,切身感受到生態建設帶來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如衛星村黨總支部在廢棄水塘生態改造過程中,依托AI人工智能技術開展設計、規劃,節約設計成本,科學推進廢棄水塘向“口袋公園”的生態轉型。改造期間,黨員干部帶頭參與綠化建設,群眾自發投工投勞植綠,真正把方寸地轉化為群眾幸福生活的“后花園”,實現生態與民生雙贏。聚焦制度保障“美”。將愛綠護綠納入鄉村治理積分管理范疇,引導村民通過認養“門前三包”責任樹、參與古樹名木保護等行動累積“生態積分”,憑積分兌換苗木或生活物資。結合網格化綠化管護機制,統籌吸納3000余名鎮村干部、黨員志愿者、村民小組長、互助工作隊隊員、保潔員等力量進網入格,分片包干開展日常巡查、技術指導和綠化養護,推動鄉村綠化“長效美、長久綠”。
(黨員干部、互助工作隊隊員、熱心群眾共同在道路沿線種植花木)
“聯”字增效,政企攜手共建“新圖景”。強化政企聯動,營造共建綠美良好氛圍,推動企業綠色發展與鄉村生態建設協同并進。聯企植綠,打造花園廠房。召開企業助力鄉村綠化座談會,圍繞“綠”字做文章,引導轄區企業利用廠區空間植樹種草養花,利用綠色植物改善和美化廠房環境,帶動20家企業完成庭院綠化升級,新增綠化面積2300平方米,栽植喬木760株、花卉灌木112叢,實現“廠在綠中、綠在廠中”的生態效果,以企業“小景觀”助力鄉村“大生態”建設。聯鏈提質,扮靚園區門口。3月14日,鎮主要領導帶隊,組織黨員干部、青年志愿者及重點企業代表50余人,在工業園區入口主干道交匯處種植宮粉紫荊96株,精心打造園區迎賓景觀道,不僅提升了園區生態品質和招商吸引力,更向入園企業傳遞了“產業興綠、發展增綠”的綠色發展理念。聯村興綠,拓寬共建路徑。積極推動政企聯動,發動9家企業與村結對參與鄉村綠化項目,開展“共種一片林”“認捐認種認養”等共建活動,引導企業履行生態責任。截至目前,認捐樹款4.6萬元,有效拓寬了鄉村綠化參與渠道,形成“以企帶村、綠美共融”的發展格局。
(云浮郁南產業園區(大灣片)-順港公司廠房庭院綠化)
下一步,大灣鎮將繼續把綠美生態建設擺在推進“百千萬工程”的突出位置,積極探索綠美鄉村建設新模式,推動典型示范與綠美建設齊頭并進,廣泛發動社會力量參與鄉村綠化美化工作,共同繪就綠美大灣生態“新畫卷”,以“綠色引擎”支撐經濟社會實現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