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南縣南江口鎮港口村地處西江與南江交匯處,曾獲“廣東省鄉村治理示范村”“云浮市無毒村”稱號。當前,該村緊抓省定典型村建設契機,圍繞鄉村振興總目標,構建“黨建引領、多元協同、標本兼治”治理體系,通過五大路徑全方位激活和美鄉村新活力。
黨建引領強核心,凝聚治理“向心力”
作為鄉村治理的“定盤星”,港口村始終將黨組織建設擺在首位,以組織優勢轉化治理效能。一是建強班子明責任。村黨支部嚴格落實各項規章制度,全面推行“網格化+清單式”管理模式,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推動黨建工作與村級事務管理深度融合。目前,港口村“兩委”干部5名,交叉任職率100%,確保責任到人、任務到崗、管理到點,實現村級事務走深走實。二是夯實基礎提能力。以黨群服務中心為陣地,常態化開展黨員教育培訓和群眾議事活動,做好政策解讀和民意收集,充分發揮黨群橋梁紐帶作用,不斷增強基層治理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確保黨的方針政策在群眾中落地生根。三是黨群聯動聚合力。港口村以“四下基層”為重要抓手,依托“四個萬家”深入開展黨群交流活動密切聯系群眾、服務群眾。黨員干部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在防汛防風、環境整治、疫情防控等急難險重任務中帶頭沖鋒,同時帶動群眾廣泛參與,形成黨群同心、合力攻堅的良好氛圍。
深化自治激活力,激活治理“內生力”
港口村堅持“群眾事群眾管”,以規范化、制度化建設完善黨組織領導下的村民自治機制,讓群眾成為鄉村治理的“主人翁”。一是健全制度保民主。嚴格執行“四議兩公開”制度,凡涉及集體資產處置、基礎設施建設等與村民切身利益相關的重大事項,均經村民代表會議民主決策;設立黨務村務公開欄,每月定期公開財務收支、專項資金補助等事項,重要事項及時公開,保障村民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二是能人助力促發展。充分發揮鄉村能人資源優勢,鄉村能人羅天榮依托自身建筑企業,助力修繕村內道路、水利設施,解決村民出行與農田灌溉難題;快遞小哥黃必明懷揣著對家鄉的熱愛,毅然回到村里,為果農拓展電商助銷渠道,用細致誠摯的服務連通城鄉、助農增收。三是豐富載體興文明。創新推行鄉村綠化美化“網格化管護”積分制,將村民參與環境整治、綠化管護的成效轉化為可兌換生活用品的積分;村內基礎設施完善,建有紅色黨建宣傳廊、碼頭文化展示館、文體廣場和籃球場等場所。村民自發組建文藝團體,定期開展各類文體活動,既有效激發了群眾參與熱情,也有力涵養了文明鄉風。
依法治村筑底線,夯實治理“穩定力”
港口村將法治理念融入鄉村治理全過程,通過“普法+服務+調解”三維發力,營造“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的良好環境。一是普法宣傳入人心。制定村規民約實施細則,將鄰里和諧、耕地保護等內容納入其中,把法治精神轉化為村民易懂易行的行為準則;在村委宣傳欄、村口等顯眼位置建設法治宣傳區,以漫畫、標語普及法律知識,讓法治文化融入日常生活。二是法律服務解民憂。聘請專業法律顧問、設立駐村律師工作室,律師每月定期駐村坐班,2025年以來累計舉辦法律知識講座4場,覆蓋村民200余人次;向村民發放便民服務卡,提供“一對一”法律咨詢與援助,解決群眾“找法無門、用法不便”難題。三是多元調解化矛盾。組建由鎮綜治干部、村干部及村內有威望的老黨員構成的調解隊伍,主動深入群眾排查矛盾,2025年以來成功調解土地糾紛、鄰里矛盾等15起,實現“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壯大產業強支撐,增強治理“續航力”
在鎮黨委與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的支持下,港口村立足資源稟賦,通過“盤活存量+創新模式”雙路徑壯大集體經濟,夯實鄉村治理根基。一是盤活資產增收益。將閑置集體用地等出租給村民或企業,同時入股鎮內光伏項目,2024年僅通過資產出租與光伏入股便實現村集體收入52萬元,較8年前增長約1.5倍,為村內民生基礎建設提供穩定資金支撐。二是創新模式拓渠道。創新采用“村黨組織統籌+村小組出地”的合作模式,整合4個村民小組的閑置土地,分兩期建設農產品交易市場,建成12卡涵蓋初級農產品加工、本土特色餐飲、物流配送功能的商鋪,既解決村民農產品“銷售難”問題,又為村集體創收,2024年交易市場運營實現集體增收約8.3萬元,同時帶動80余名村民就近就業,形成“集體增收、村民致富”的良性循環。
整治環境提品質,提升治理“吸引力”
港口村以人居環境整治為突破口,從“風貌提升、綠化建設、衛生治理”三方面發力,實現村容村貌“顏值”與“內涵”同步提升。一是規范農房顯特色。在鎮黨委指導下,通過村民代表大會制定村級“一村一貌”農房風貌提升方案及“帶圖審批”機制,明確農房建設標準。以楊梅塘新村為重點推進整村改造,2024年以來完成31間農房風貌提升,形成白墻灰瓦的特色村落風貌。二是綠美建設添新顏。大力實施綠美鄉村行動,新建和提升“四小園”10個,種植花卉苗木298株;安排2名專職管護人員定期開展“巡、補、澆、護”,確保鄉村“四季有綠、四季有花”,有效提升整體生態顏值。三是環境治理惠民生。常態化推進“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動,每周組織干群開展大規模環境清理。2024年以來發動群眾800余人次,整治衛生死角145處,實現污水全收集,新增太陽能路燈76套、休閑公園1個,切實提升村民居住舒適度。
“郡縣治,天下安;鄉村治,郡縣穩?!睆慕M織建設到群眾自治,從法治保障到產業發展,從生態優化到民生改善,港口村通過健全鄉村治理體系,實現了“治理有效”與鄉村振興的同頻共振。下一步,港口村將持續優化治理機制,強化黨建與自治、法治協同,壯大集體經濟、改善人居環境,以更堅實治理基礎推動鄉村振興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