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2025年廣東省高質量發展大會在廣州召開,會議圍繞“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主題,匯聚黨委政府、行業專家企業家代表等各方力量,共謀廣東高質量發展。郁南縣各級人大代表圍繞省市高質量發展大會精神,結合自身工作實際與郁南發展現狀,展開了熱烈討論,積極建言獻策。
省人大代表、云浮市郁南縣順港高分子有限公司總經理潘干成:
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為廣東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明確了以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加快建設更具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的路徑。要加快傳統產業優化升級,推動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蓬勃發展,特別是在人工智能和機器人領域集中發力,構筑高技術、高成長的產業新支柱。同時,強調要推動產業科技互促雙強,加快構建全過程創新鏈,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提升產業鏈的自主可控水平。要優化區域產業發展布局,深入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打好“五外聯動”組合拳,拓展廣東產業發展空間。希望各級政府部門要強化政策支持,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這次大會,讓我深受鼓舞,我將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昂揚的斗志,認真履行職責,立足崗位優勢,更好發揮作用為廣東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省人大代表、郁南縣人力資源事務中心職員陳煒文:
我深入學習了2025年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精神,深刻認識到高質量發展是我省現代化建設的必由之路。結合郁南實際,建議:一要創新驅動強產業,厚植發展新優勢。黃坤明書記強調,要堅定不移走創新驅動發展之路,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結合郁南實際,建議立足綠色能源等優勢,加快傳統產業智能化改造,并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同時,錨定“工業強縣”,依托環北部灣水資源配置工程,推動綠色經濟示范區建設,加快電池、建材、農產品加工等傳統產業智能化轉型,力爭打造粵東西北綠色產業標桿。二要統籌城鄉促融合,釋放縣域新動能。王偉中省長指出,“百千萬工程”是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抓手。郁南應繼續大力推進“百千萬工程”。建議深化“政銀企村戶”多元共建,培育家庭農場、美麗牧場等新型集體經濟,壯大無核黃皮、竹產業等六大農業鏈條,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筑牢高質量發展根基。作為人大代表,我將積極履職,推動大會精神在基層落地見效。
市七屆人大代表、郁南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四級主任科員黃雯雯:
乙巳蛇年春節后上班的第一天,廣東再度召開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以蛇行千里的勁頭、先行一步的自覺,力爭在高質量發展中步步領先。連續三年,廣東“新春第一會”聚焦同一主題,既彰顯高質量發展之于廣東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意義,也彰顯廣東扎扎實實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定力。唯有在高質量發展中先行一步,才能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召開后,引起社會各界人士紛紛熱議,共謀發展大計。我結合郁南縣情以及自身崗位工作,淺談以下三方面感想:一要抓產業發展。堅持“工業立縣”,全力服務云浮“東融灣區、西接RCEP”發展策略,聚焦“六個百億產業”以及船舶制造、低空經濟等關鍵產業鏈,推動沖旺嶺礦區等百億級重點項目投產達效,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培育未來產業;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厚培產業發展優勢。二要抓科技創新。積極融入全省創新鏈,加速科技創新平臺建設,鼓勵企業培育建設研發機構,探索“科創飛地”。依托院士工作站、產業協同創新研究院等,抓好科技小院建設,不斷增強發展“內生動力”和“造血能力”。三要抓品牌培育。以工業化思維發展現代農業,推進“12221”市場體系建設。辦好郁南無核黃皮專場活動, 擴大“綠養郁南”品牌影響力,壯大無核黃皮、肉桂等“六大特色農林產業”。春光為序啟新程,策馬揚鞭再奮蹄。我們將迎著春光再出發,在高質量發展大道上闊步前行,為奮進第二個“云浮30年”交出“小塊頭有大作為”的郁南新答卷!
郁南縣人大代表、縣文化圖書和博物館館長朱曉樺:
作為一名郁南縣的人大代表同時也是文化工作者,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讓我深感振奮、備受鼓舞。從文化角度出發,我認為郁南高質量發展要打好“文化牌”。一方面,深入挖掘南江文化、無核黃皮文化等特色文化內涵,打造好南江文化藝術節、無核黃皮節等文化活動,提升郁南文化影響力。另一方面,加強文化與旅游、農業等產業的融合,以磨刀山遺址等文化資源為依托,發展文化旅游產業,助力鄉村振興。同時,加大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開展送戲下鄉等文化惠民活動,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此外,積極推動文化創新,培養文化人才,為文化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以文化之力賦能郁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