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上午,郁南縣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在縣委黨校大禮堂開幕。
梁世軍、張春海、潘慶林、李永盈等大會主席團成員在主席臺就座。大會執行主席潘慶林主持會議。上午8時30分,大會開幕。會場全體人員起立,高唱國歌。
會上,縣人民政府縣長張春海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
張春海在報告中指出,2024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關鍵之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云浮建市30周年。這一年,我們以超常決心應對內外復雜嚴峻形勢,承壓前行、綜合施策,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我們堅持把高質量發展作為實現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全力以赴拼經濟、抓項目、促發展,頂住經濟下行壓力,全年經濟穩中有進,在攻堅克難中實現量質齊升。19個主要經濟指標中,地區生產總值、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總稅收入、金融系統本外幣貸款余額5個指標增速排名全市第一,6個指標增速排名全市第二。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59.9億元,同比增長5.7%,為三年來第二次增速排名全市第一;農林牧漁業總產值63.2億元,增長8.2%;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增長18.8%;總稅收入6.73億元,增長5.2%;金融系統本外幣貸款余額208.25億元,增長40.3%。全縣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5.238億元,剔除礦產資源收入因素后同比增長20.46%,財政收支實現“緊平衡”,工資績效如期足額發放。這一年,我們以超常力度提速“百千萬工程”,加快重塑新型城鄉關系、促進縣鎮村功能銜接互補、縮小城鄉區域綜合差距。我們堅持以高質量區域協調發展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落實縣委“大兵團作戰”部署,統籌考核獎勵資金、債券資金、涉農資金、典型鎮村建設專項資金等各項資金共計約15億元投向基層,發動縣直部門黨員干部下沉基層16685人次,組建自然村互助工作隊1296支,帶動群眾主動投身鄉村各項整治和建設,涌現出龐寨村“六個一”機制等特色經驗做法,全縣所有圩鎮均已達到“宜居圩鎮”標準。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提升至83.54%。獲評2023年度全省“百千萬工程”消薄類縣“優秀”等次,獲100畝用地指標和5000萬元資金獎勵。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項目成功融資9.5億元并正式動工,走在全市前列。向上爭取落實用地指標48批次、面積4022.11畝,創歷年新高,獲得省級存量低效用地少及節約集約水平高獎勵用地指標300畝。保障項目用林3139.82畝。科學謀劃建設一批水利和交通建設項目,爭取上級專項資金超2.27億元。“5G+AI”無人機低空智慧巡檢項目平臺正式上線,部署無人機智能機庫15個。以云浮市海選賽第一名的成績晉級2024年綠美廣東競風華競賽北部生態區決賽,并榮獲全省優勝縣區獎,桂圩鎮榮獲該賽事“鎮在行動”優秀獎。這一年,我們以超常舉措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更加突出經濟體制改革的全局牽引性,在涉險灘、破堅冰、闖難關中展現出郁南風采。我們堅持強化改革、開放、創新三大動力,主動融入和服務國家、省、市重大戰略。“東融灣區、西接RCEP”體制機制不斷完善,跨境電商海外倉高質量發展,廣東首家縣域(云浮郁南)海外倉試點項目成功落地新西蘭。入選全省12個縣鎮管理體制改革試點之一,獲得首批省委托試點縣實施職權事項7項。全面實行財政“省直管縣”改革,基層發展更具活力。2024年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試點縣獲農業農村部批復。在連灘鎮探索以生態碳匯和權益質押發放惠農貸款,入選“2024年度廣東綠色金融改革創新推廣案例”,獲得省委主要領導充分肯定。配合實施早期嶺南探源工程,磨刀山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申報工作有序推進,河口鎮和都村被評為廣東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4531+X”模式入選國家2024年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建設典型案例。探索郁南教育發展新路徑,引進天立教育集團運營管理蔡朝焜紀念中學。
張春海在報告中提出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2%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0%以上,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增長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2%,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6%,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
張春海強調,今年重點抓好八個方面工作:一要在構建具有郁南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上實現更大突破,加快實體經濟從“結構單一”向“三產互促”轉變;二要在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上實現更大突破,加快城鄉發展從“點上開花”向“全域出彩”轉變;三要在著力擴投資促消費強出口上實現更大突破,加快經濟循環從“依賴內需”向“內外兼修”轉變;四要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上實現更大突破,加快重點改革從“單打獨斗”向“協同集成”轉變;五要在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建設上實現更大突破,加快經濟增長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六要在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上實現更大突破,加快郁南生態從“綠美同興”向“綠富雙贏”轉變;七要在提高人民生活品質上實現更大突破,加快民生福祉從“基本保障”向“更好滿足”轉變;八要在深化政府自身建設上實現更大突破,加快實干本領從“普遍過硬”向“全面提升”轉變。
縣人大常委會主任潘慶林代表縣人大常委會作工作報告。潘慶林指出,過去一年,縣人大常委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定不移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思想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認真履職盡責,扎實做好工作,用實際行動書寫全過程人民民主的人大實踐。一是堅持黨的全面領導這一最高政治原則,牢牢把握人大工作正確政治方向。全面落實黨中央和省市縣委決策部署,做到黨委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進到哪里,力量就匯聚到哪里,作用就發揮到哪里。審議決定重大事項11項,任命和決定任命國家機關工作人員18人、免職16人,接受辭職15人;二是堅持以法治力量助力高質量發展,充分發揮人大保證全面有效實施憲法法律的重要作用。檢查法律實施情況,全年備案審查規范性文件6件,配合省、市人大常委會開展立法調研活動10次;三是堅持堅持正確監督有效監督依法監督,充分發揮人大監督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中的重要作用。建立“交叉視察、聯動監督”助力“百千萬工程”實施工作機制,專題調研我縣“百千萬工程”資金使用情況,召開我縣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統籌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工作專題詢問會,以“頭號監督力度”全方位、多維度推動“頭號工程”見實見效。開展工作評議4個、財經方面工作的審議調研14次,聽取和審議決算、預算執行、國有資產管理、政府債務管理等方面的專項報告8項,審查批準新增債券資金項目安排議案7個,開展民生領域專題工作監督3次,聽取審議縣人民檢察院未成年人檢察工作情況報告,首次作出《關于進一步加強新時代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的決定》;四是堅持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充分發揮人大在密切同人民群眾聯系中的帶頭作用。組織實施民生“微實事”項目28個,建立“群眾身邊事·代表來督辦”工作群,受理、交辦、督辦群眾身邊事并解決253件,代表提出的55件建議,已全部答復完畢,持續抓好“兩項主題活動”,收集群眾意見建議414條,形成建議107件,推動解決問題399件;共建“人大代表林”16個。五是堅持“四個機關”的目標定位,努力打造政治堅定、服務人民、尊崇法治、發揚民主、勤勉盡責的人大工作隊伍。我縣“關于促進建城鎮‘小黃皮,大產業’發展的建議”辦理工作入選2024年度全省人大代表建議辦理工作十大優秀案例;建城鎮人大代表中心聯絡站入選2024年度全省人大代表聯絡站密切聯系群眾工作特色介紹名錄,為全市唯一。
潘慶林強調,今年工作要做到“四個持之以恒、四個堅定不移”:一要持之以恒強化政治引領,堅定不移把堅持黨的全面領導貫穿到人大工作的全過程、各方面;二要持之以恒強化作用發揮,堅定不移把依法履職盡責落實到人大工作的全過程、各方面;三要持之以恒強化制度保障,堅定不移把民聲民盼融入到人大工作的全過程、各方面;四要持之以恒強化能力建設,堅定不移把良好精氣神體現到人大工作的全過程、各方面。
梁潤棠代表縣人民法院作工作報告,陳礫代表縣人民檢察院作工作報告。
會議還審議了縣人民政府關于郁南縣2025年民生實事候選項目的報告,審查郁南縣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5年計劃草案的報告、郁南縣2024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25年預算草案的報告。會議表決通過了本次大會的選舉辦法草案和民生實事項目票決辦法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