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物工作的重要論述,以及堅持“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的新時代文物工作方針,依托第47個“5·18”國際博物館日,為更好地踐行博物館日“博物館,可持續性與美好生活”的主題內容,展現文化遺產及其相關領域知識,提高中學生對文博知識的認知、多了解磨刀山遺址的相關考古知識,5月15日,由郁南縣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主辦,郁南縣文化圖書和博物館、郁南縣蔡朝焜紀念中學、郁南縣連灘中學、郁南縣河口鎮綜合文化站承辦的“尋跡磨刀山 品味古文化”研學活動在河口鎮磨刀山遺址舉行,百多名師生參加了本次活動,發放各類宣傳小冊子200多份。
學生們參觀了磨刀山遺址展示館,并在磨刀山遺址開展現場寫生創作活動,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創作出各自心目中的“磨刀山人”形象。
活動主辦方還邀請到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研究所代雨彤老師開設考古公益講座,講授文物和考古知識,讓學生們更好地了解磨刀山遺址的歷史、文化和考古價值,提高文物保護意識。
在研學活動中,學生們認真聆聽了縣博物館負責人講述國際博物館日的由來、歷史,學習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博物館條例》等律法規,踴躍參與考古知識有獎問答活動。
該次活動加深了博物館與群眾的交流,強化了博物館的科普教育功能,加強文物文化遺產保護及“嶺南祖地”磨刀山遺址宣傳,推動歷史文化進校園,讓更廣大群眾了解我縣文物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成效,共享文物保護工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