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鎮2020年度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情況
報告
大灣鎮位于郁南縣最南部,全鎮總面積45.9平方公里,下轄7個村民委員會和1個居民委員會,全鎮總人口約2.3萬人,以漢族為主。大灣鎮區位優勢突出,東南面毗鄰羅定市,西北面緊靠本縣的千官鎮和河口鎮。該鎮交通便利,原穿越過鎮的省道352線于去年升級調整為國道G234線,距南廣高鐵南江口站50公里,距廣梧高速連灘出入口28公里,距云岑高速羅定出入口僅3公里,素有郁南的“南大門”之稱。鎮內五星村、榃葛村是廣東省歷史文化名村、廣東省最美麗鄉村,大灣古民居建筑群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級旅游景區。大灣鎮物產豐富,主要盛產金煌芒、無核黃皮、珍珠石榴等名優水果。
一、切實履行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
2020年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該鎮主要負責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和中央依法治國委第一、二、三次會議精神,自覺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對法治建設重要工作親自部署、重大問題親自過問、重點環節親自協調、重要任務親自督辦,較好完成全年法治建設各項工作任務。鎮黨政領導班子成員高度重視認真學習貫徹落實《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規定》,其他部門負責人采取多種形式組織學習法治建設職責,不斷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的能力。
二、法治政府建設穩步推進
(一)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職能
1、建立健全依法決策制度。遵循科學、合法、公正、公開的原則,充分發揚民主,體現集體意志,促進決策公開透明,保障全鎮廣大干部職工和人民群眾多途徑參與決策活動。
2、堅持集體議事決策原則。黨委、政府的組織實施的重要項目,召開聽證會,邀請法律顧問參加,在決策過程中,聽取意見、論證評估,法律顧問對政府的決策、程序、合法性嚴格進行審核,確保項目依法實施。
3、建立監督評議機制和糾錯機制。讓群眾參與到對重大決策實施情況的綜合監督評議過程中,積極采納合理的意見和建議,健全完善決策執行情況的反饋機制,構建依法決策的保障落實和糾錯機制,及時糾正決策執行過程中的偏差和問題,防止重大決策失誤的出現。
(二)依法辦事
1、依法開展圩鎮環境整治工作。今年以來,該鎮將圩鎮環境整治工作作為重點,本著干群齊心、多措并舉抓整治,標本兼治抓管理的原則,扎實開展環境整治工作。成立以鎮長為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發動全鎮干部職工、村干部參與到環境整治工作當中。進村入戶宣傳相關法律法規,如《廣東省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等,給群眾發放“一封信”、張貼限拆公告、發放違法違章建設責令限期拆除通知書,徹底整治“臟、亂、差”現象,還居民一個宜居宜業的良好環境。
2、依法開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為切實落實“扶真貧、真扶貧,真脫貧”的工作要求,該鎮根據省市縣制定的脫貧攻堅方案,結合實際,制定可行的工作方案。一是宣傳扶貧相關法律法規,充分利用微信、QQ網絡、宣傳欄等媒介,采取入戶宣傳和召開專題學習會等方式廣泛宣傳,使扶貧政策法規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營造扶貧工作良好社會導向和扶貧對象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的脫貧攻堅濃厚氛圍。二是依法對初步列入的貧困戶進行重新評議評定。根據扶貧對象標準,指導相對貧困村組織有關人員對村全部貧困戶進行重新評定,不錯報、不漏報一戶,做到應扶則扶。
3、依法開展綜治信訪維穩工作。一是加強對矛盾糾紛排查調處。進一步建立健全維穩信訪工作制度,堅持重大事項維穩信訪風險評估機制,堅持實行“領導接待來訪日”制度和領導包案等制度。二是高度重視初信初訪工作,始終堅持“抓早、抓小、抓苗頭”,認真抓好矛盾糾紛的排查和調解工作,進一步暢通信訪渠道,變上訪為下訪,切實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難事不上縣。三是依法處理信訪案件,認真解決與人民群眾密切相關的問題,積極消除不穩定、不和諧因素。堅持依法行政,推動法治政府建設,規范信訪行為,切實解決群眾合理訴求,維護群眾合法權益,維持正常的信訪秩序。四是對兩參涉軍人員在外工作或居住生活的挑頭人物,請求上級相關部門列入技偵穩控,確保穩得住、控得緊。
(三)干部職工依法辦事,依法行政能力明顯提高
廣大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的法治理論水平明顯提高,國家公務員學法用法的制度化、規范化建設切實得到加強,干部依法決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辦事的自覺性和能力不斷提高。黨員干部堅持帶頭學法用法,積極參加各類法治講座、普法考試、并做到依法決策。重大決策和重要活動主動征詢各方面意見。建立健全了行政執法責任制,政務公開等一系列監督制約機制,推動了行政工作逐步走上法治化軌道。
(四)創新方法,深入宣傳,增強全民法治意識
1、全面發動,營造濃厚宣傳氛圍。組織召開法治鄉鎮創建動員大會,發動鎮村干部職工開展普法宣傳。一是送法到村、組,通過發放普法宣傳資料、法律顧問宣傳等形式向廣大群眾宣傳與他們生產、生活相關的法律法規,環境治理、安全防范、違建拆遷、計劃生育、扶貧、法律援助等有關政策;二是利用村法制宣傳欄、黑板報等宣傳陣地施教;三是多種形式地開展法律咨詢活動為群眾提供法律咨詢和服務。一年來,建立宣傳專欄8個,在全鎮各村拉掛宣傳橫幅30多條,到村派發宣傳單張2000多張,法律援助環保袋2000多只。通過廣泛宣傳,增強了群眾的知法、守法、用法意識,如遇到糾紛能夠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身的權益,民事糾紛逐年減少,有效地提高了全民整體的法治意識,為建設和諧幸福社會營造濃厚的法治氛圍。
2、有的放矢,狠抓重點對象學法。一是重點把鎮村領導干部、機關單位管理人員、青少年、農民等作為法治知識宣傳對象,深入開展法律進機關、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單位活動,加強對重點人群的法治教育。二是制定學法計劃,采取集中學習和自學的方法,組織鎮村干部職工深入學習國家基本法律法規,定期組織干部職工集中學習法律法規,增強法律素質,提升了依法辦事、依法行政的能力。
3、多措并舉,善用載體擴大宣傳。一是利用微信群等網絡載體,上傳共享國家基本政策法規,讓廣大群眾隨時看、隨時學、隨時用。二是深入開展“七五”普法工作,進一步增強干部群眾的憲法意識、公民意識、愛國意識、國家安全統一意識和民主法治意識。
(五)依法管理
1、加強對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的排查和救助。為有效維護社會穩定,對特殊人群開展救治救助工作,依照《廣東省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排查工作方案的通知》(粵公通字〔2016〕57號),該鎮組織相關人員到各村對精神障礙患者進行逐個復核,并建立個人檔案。一是根據公安部明確的“雙排查、雙列管、雙通報”制度,做到“一人一警、一人一檔、一人一冊”的要求,對三級以上精神障礙患者,落實嚴格管控措施,錄入信息系統,建立管控檔案,確保該鎮社會大局平安穩定。二是聯合衛生院、計生部門定期對患者復診,建立嚴重精神障礙患者走訪、日常監護情況記錄和年度責任落實評估記錄。
2、抓好社區戒毒康復工作和禁毒工作。一是結合“8.31工程”和“6.27工程”,組織戒毒康復人員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禁毒工作法律法規及服務政策匯編》《戒毒條例》,讓戒毒或康復人員準確把握禁毒工作相關法律、法規,讓吸毒人員準確知曉生活保障服務政策,盡快融入社會,增強戒斷毒癮的信心和抵御毒品的意識。二是開展禁毒“七進”宣傳,重點開展每月禁毒宣傳活動,針對廣大群眾和青少年群體進行毒品預防教育,增強廣大群眾及青少年自覺抵制毒品意識。三是堅持以人為本,實行人性化管理。依法對社區涉毒人員和吸毒人員進行登記建檔,無一疏漏的進行管理,定期與戒毒康復人員進行談話,了解他們的思想生活情況,做好后續跟蹤管理。
3、加強安全生產檢查力度。一是建立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標準,對重點企業、場所實行跟蹤監管、直接指導,形成長效管理機制。二是依法建立執法隊伍,對鎮內企事業單位、“三小場所”等進行安全生產檢查,排除安全隱患,敦促其完善消防設備,規范生產管理,杜絕發生安全生產事故。三是扎實開展全鎮安全生產巡查,加大對森林消防安全、道路交通、重點工程建設等重點領域的隱患排查力度,不斷提高全社會安全生產水平。
三、推動責任落實情況
(一)堅持用人導向。鎮政府黨支部樹立鮮明的用人導向,將本單位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情況納入綜合考核指標體系加大考核力度作為考察使用干部、推進干部能上能下的重要依據。
(二)加強監督管理。鎮黨政主要負責人將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列入年終述職內容,自覺接受監督。對于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的,將依照有關黨內法規和規定予以問責,確保法治大灣建設各項工作真正落地見效。
(三)學習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全體干部職工深入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積極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學法考試,全體干部職工均取得良好的成績。開展多種形式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宣傳活動,送法進校園、送法進村居、送法進企業,為有效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營造良好的法治氛圍。
大灣鎮人民政府
2020年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