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緊扣省委“1310”具體部署和全面依法治省、全面依法治市、全面依法治縣工作要求,貫徹落實省委十三屆五次全會、市委七屆八次全會精神及縣委十四屆八次全會精神,落實好縣發改局在法治建設中的各項工作任務,助力法治廣東、法治云浮、法治郁南建設,現總結如下。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加強黨對法治工作的領導
加強黨建引領,推動法治工作開展。我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把法治建設放在重要位置,局主要負責同志認真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統籌帶領縣發改局不折不扣落實上級關于法治建設的決策部署。一是健全組織機構。在局黨組的領導下,繼續發揮縣發改局法治建設工作領導小組領導效能,形成主要領導負責抓,分管領導具體抓,相關股室配合抓的工作局面。二是強化責任落實。更新了縣發改局國家機關普法責任清單和縣發改局領導干部應知應會法律法規清單,強化責任擔當,加壓提速推動國家工作人員能力水平獲得新提高。三是完善決策機制,涉及發改工作的重大決策都經黨組會議集體討論決定。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重大決策事項,嚴格落實重大行政決策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程序,加強決策規范化建設。
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持續推進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宣傳貫徹。一是開展習近平法治思想常態化學習教育。局干部職工大會上,我局組織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等69個議題。局黨組把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的重點內容,組織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對政法工作的重要指示、學習《求是》雜志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完整、準確、全面貫徹落實關于做好新時代黨的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思想》精神等32個相關議題,并在9月組織理論學習中心組集中研討。同月,組織局政治學習小組開展習近平法治思想集中學習,交流學習感言。二是加強國家工作人員法治教育。組織全局干部職工參加并完成了年度學法考試。今年,7名執法人員參加并通過綜合法律知識考試,進入申領執法證階段。
(二)推動法治政府建設
加強行政規范性文件制定監督管理,嚴格落實重大行政決策程序。一是加強行政規范性文件制定程序規范性。我局已提請印發了《郁南縣農業用水水費收繳實施辦法》。二是嚴格落實重大行政決策程序。目前我局嚴格按照成本監審工作規程開展郁南縣公辦幼兒園保育教育成本監審工作,經局黨組同意,委托第三方機構參與成本監審工作,對申請資料的初審、實地審核、意見告知等程序依法依規開展,確保調價程序公平、公正、公開。
落實政府法律顧問制度。落實縣級黨政機關公職律師工作全覆蓋的部署要求,本單位已與郁南縣光源律師事務所蘇東海、周林律師簽訂《聘任律師擔任常年法律顧問合同書》,約定由蘇東海、周林律師為我局提供相關法律服務。
全面推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深化應用“廣東省一體化行政執法平臺”,嚴格行政執法程序,全面落實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2024年,我局共有行政許可197件,行政處罰0件,行政檢查125件,行政事業性收費248.05萬元,根據文件要求錄入粵執法系統。
健全突發事件應對體系,強化重大突發事件依法處置。我局印發了《關于印發<郁南縣天然氣長輸管道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的通知》(郁發改〔2024〕11號),繼續執行《郁南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郁南縣級儲備糧油管理辦法的通知》(郁府辦〔2022〕2號)。
主動落實政務公開工作。嚴格落實“先審后發”、“三審三校”制度,截至12月31日,合計公開信息96條,無接到政府信息公開申請。
落實審計發現問題的整改工作。2024年縣審計局無對縣發改局反饋審計意見,無整改事項。
落實領導干部應知應會黨內法規和法律法規清單制度。6月,我局制定了《郁南縣發展和改革局領導干部應知應會黨內法規和法律法規清單》并報縣司法局備案。
全力推進涉及不平等對待企業法規規章政策清理工作。經查,我縣涉發改管理的事項無相關法規規章政策。
(三)推進法治社會建設
推進全社會增強法治觀念。5月,圍繞《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2020修訂》第四章“生活垃圾”以及《云浮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我局在全國低碳日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活動;同日,圍繞《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廣東省碳達峰實施方案》,我局與云浮市生態環境局郁南分局聯同郁南供電局在郁南縣大王山國家森林公園財政廣場開展宣傳活動。同月,圍繞《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廣東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云浮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我局在縣大灣鎮產業園區開展普法宣傳進企業活動。
(四)全面優化營商環境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一是強化統籌協調,合力做好迎評工作。先后多次在縣委常委會、縣政府常務會議學習貫徹《廣東省營商環境評價工作方案》要求,傳達學習全市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推進會精神,同時召開我縣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推進會,部署并督促有關單位做好市社科聯開展的模擬現場磋商等營商環境考評工作,壓緊壓實各責任單位職責。二是完善工作機制,強化制度保障。新增縣自然資源局和縣行政服務中心為全面優化營商環境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增強我縣營商環境考評迎評工作合力。建立郁南縣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聯席會議,加強對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工作的組織領導,加快構建市場開放公平、規范有序,企業自主決策、平等競爭,政府權責清晰、監管有力的市場準入管理新體制,補全我縣在市場準入制度建設方面的短板。三是制定行動方案,著力補短強弱。印發《郁南縣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激發高質量發展動力2024年行動方案》,以省營商環境評價為契機,加快補齊短板、縮小差距,扎實做好我縣營商環境優化提升工作。四是壓實工作責任,補短板強弱項促提升。根據《2024年廣東省營商環境評價工作方案》制定細化指標臺賬,確保各項指標專人專責,逐項反饋指標完成情況和存在問題。目前,我縣涉及省2024年營商環境評價的235項三級指標和市社科聯反饋的《2024年云浮市營商環境補短板強弱項建議清單》的51項問題均已完成,完成率100.00%。五是加強督導合力,創新督導工作。由縣優化營商環境辦會縣紀委監委、縣政數局每周不定期開展政務服務大廳明查暗訪工作,倒逼提升行政服務中心和進駐單位加強窗口服務,目前已印發《明查暗訪情況通報》5期,增強迎評工作的壓力感和緊迫感。
加快推進政務誠信建設和社會誠信建設。牽頭積極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的指導意見》和《國務院關于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精神,落實省、市關于社會信用建設的決策部署,將政務誠信建設列入誠信體系建設工作重點,目前,我縣暫無政府部門被列入嚴重失信主體名單。
推進重點領域信用體系建設。牽頭督促我縣各行業主管部門落實省市有關要求,積極推動更多行業領域運用各類信用評價結果實施分級分類的差異化監管。一是開展銀稅互動,強化信用評價結果運用。郁南稅務與云浮銀監分局、金融機構聯動開展“銀稅互動”工作,推出“稅貸通”“稅易貸”等一系列純信用、無抵押的金融服務產品。依托納稅信用評價工作,強化對評價結果的分類分級運用,將A、B、M級納稅人納入“銀稅互動”惠及范圍。二是搭建政銀企“橋梁”,為企業拓寬融資渠道。發揮政府投資基金引導作用,印發《郁南縣企業貸款應急轉貸基金管理使用辦法》,改善中小企業融資環境,防止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打造普惠金融戶戶通科技平臺,深化“整園授信”“整村授信”力度,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三是落實監管機制,強化工作考核。將“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納入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年度考核內容,督促全縣有關部門進一步提高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重視程度。該內容占該項考核分數比的1/4,進一步督促各鎮做好每月“雙公示”信息報送和自查工作。
開展招標投標項目交叉檢查。根據市發改局、住建局、交通運輸、水務和農業農村局開展的《關于開展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投標領域聯合督導的通知》要求,各縣市區需在每年開展2次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投標領域“雙隨機、一公開”檢查的基礎上進行聯合督導。我局此前已建立“郁南縣招標投標工作群”,要求各有關單位準備好本部門2021年1月1日以來的開展招標活動的依法必招項目清單并匯總給市督導組,并按照市督導組的抽查清單要求,將項目資料帶到會議現場供督導組檢查,督導郁南縣項目22個。
三、存在問題
(一)全面優化營商環境還需要進一步下苦功。部分單位對“補報窗口期”產生依賴心理。認為遲報數據只要在每年的“補報窗口期”上傳即可,對錯誤遮掩了事,未意識到遲報漏報數據對我縣和我市雙公示工作評分的嚴重性。
(二)法治宣傳還可進一步豐富形式。法治宣傳在形式上還存在比較單一、僵化的問題,可以通過加強與其他單位的溝通交流、根據實際情況修改活動方案靈活開展。
(三)執法行為還可進一步規范嚴謹。在錄入執法行為信息時,有時因工作量較大,為按照文件要求,按時按質按量在粵執法平臺錄入執法記錄。
四、下一步計劃
(一)加強法律知識學習。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法治建設的重要性、緊迫性和現實性,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引領,增強法治意識,加強法律知識學習。進一步強化黨組法治建設主體責任、主要負責人第一責任,以學促干,帶頭示范,全面提升全局干部職工法治政府建設的自覺性和行動力。
(二)提高工作落實質量。緊密結合我縣實際,不斷優化完善我縣落實《廣東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云浮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云浮市創建一流營商環境行動方案》等上級政策文件舉措。對照《郁南縣創建一流營商環境行動方案》和《郁南縣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激發高質量發展動力2024年行動方案》等文件舉措,拿出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工作舉措,逐項落實工作要求。
(三)持續做好法治宣傳。加大法治宣傳投入,學習其他單位的先進經驗和做法,不斷豐富活動形式,根據單位經費、人員、時間節點等實際情況開展法治宣傳。
(四)進一步規范執法行為。全面落實“三項制度”,繼續抓好執法培訓、按時錄入執法記錄等方面工作。加強進駐行政服務中心人員的業務培訓,提高工作效率。